海南出台扩大有效投资12条措施
来源: 海口日报 时间:2022-02-28 22:16:56
据海南省发改委消息,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项目为王”,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投资新政三年行动以及2022年全省“产业投资提升年”“基础设施推进年”活动走深走实,确保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出台扩大有效投资12条措施。
扩大有效投资12条措施分别是:
01“按季抓、月跟踪”,盯住目标不放松。
紧盯全省全年投资增长8%的目标,按季分解阶段性任务至各市县。盯紧盯实一季度投资完成800亿元的目标,全力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上半年完成全年任务的60%,前三季度完成全年任务的80%,年底达到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定期公布市县投资完成率,对达到或超额完成季度投资任务的市县,在“按季抓、月跟踪”最佳实践奖评比中予以相应加分。
02抓实2022年省重点(重大)项目,稳住投资基本盘。
对纳入海南省2022年重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项目,实行省、市(县)领导全程服务保障机制,做到资金、能耗、土地、林地、用海等要素依法依规应保尽保,确保全年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2022年续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进度每季均须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新建重点项目开工率一季度达到30%、上半年达到60%、前三季度达到85%,年底全部开工。
03扎实做好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谋划,加大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争取额度和使用进度。
围绕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业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等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聚焦政府主导、早晚都要干、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谋划一批专项债券项目,力争2022年全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较2021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防洪排涝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谋划储备。强化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省级相关部门定期对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进度等情况进行通报,支出进度与省级各项资源分配挂钩,对在2022年12月31日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支出进度仍低于70%的项目,减少下一年度专项债券额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
04优化完善项目“精准对接”服务机制,提高项目开工率。
从“1 2 3 4”重大项目和省重点项目预备清单中,筛选30个左右跨市县、涉及多方利益诉求、投资规模大的项目,由省领导亲自联系,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保障机制”,力争三亚新机场、湛海铁路、马村港三期码头工程等尽早开工。继续做好“三服务”保障工作,推动集中签约项目签约后每两月开工一批。同时,通过“海南省发改委投资项目服务平台”,密切跟踪全省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谋划申报,建立“周调度 月通报”机制,对入库项目总量进行排名,定期通报入库项目差的市县和园区。
05继续强化精准招商,提高项目签约率。
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延链聚合、集群发展”的原则,以“招商机构+对口厅局+行业协会+园区+产业链头部企业”模式统筹开展专题招商和点对点招商。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和11个重点园区主要负责人2022年至少招3个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其他市县主要领导2022年至少招3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加大项目签约落地力度,省级相关部门围绕签约落地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项目投产率等,定期对市县、园区招商引资成果进行排名通报。
06加快“五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印发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基础设施推进年行动方案》,全方位推进环岛旅游公路等“十四大交通工程”、迈湾和天角潭水利枢纽等“六大水利工程”建设,力争2022年全省“五网”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按照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我省“六水共治”的要求,加快谋划推进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安全保障的港区、航道、水利、地下管线等工程。积极谋划布局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等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
07扩大产业投资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
印发出台《海南省产业投资提升2022年行动方案》,围绕“3+1”产业扩大有效投资,加快百万吨乙烯、东方明阳新能源高端装备产业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达到9%以上,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10%、4.5%和7%。加强产业投资激励,继续落实好《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的要求。
08集中重点区域发力,拓宽发展新空间。
围绕省委、省政府明确的“三极一带一区”空间格局,强化“海澄文定”“大三亚”两大经济圈协同发展动力,立足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互联共享,谋划推进“海澄文定”城际轨道、三亚至乐东公交化旅游化改造等一批项目;聚焦儋州洋浦一体化,立足环新英湾区域发展,超前规划建设洋浦疏港高速公路、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项目。分类指导、因园施策,2022年重点加大对江东新区、东方临港产业园、三亚中央商务区等园区支持力度。
09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放大投资效应。
加快园区投融资改革,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综合财力补助、专项债券及相关省级财政项目资金可按规定注入园区相关机构,同时划拨一批优质资产至机构,壮大机构总资产,增强融资能力。大力发展工业仓储地产,根据市场主体需求,以定向租售模式建设一批工业化标准产房、仓储物流设施等,对长期租赁的工业仓储地产实行资产证券化,扩大园区投融资渠道。鼓励园区企业上市,自上市之日起,将其所租用厂房全部划入上市公司资产,实行“以租金换产权”。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园区企业发展。
10拓展资金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用好“专项债券25%可用于项目资本金”政策,围绕国家确定的铁路、港口、城市停车场、城镇污水垃圾、供水等10个领域谋划打包项目,由省、市(县)财政或专项债券注入一定资本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高质量发展,聚焦园区开发、旅游、交通运输、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文化、体育、农业、城镇综合开发等重点领域,在全省范围内实现 PPP模式全覆盖。按照国家要求全力推动牛路岭水电站基础设施 REITs项目。
11丰富各类设备投资方式,提升内涵集约发展水平。
多措并举用好设备购置、融资租赁等手段,在飞机、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动车等大型设备上出实招硬招,提高设备投资比重。特别是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围绕用足用好加工增值税收政策优惠,积极租赁飞机、船舶、动车以及大型维修设备等。
12加强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平稳推进。
强化用地保障,分级分类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林地定额指标,根据产业发展和项目需要,确保建设用地充足供应,新增省级储备土地1000亩,争取全省20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优化能耗“双控”制度,全面落实原料用能抵扣政策等,在确保完成能耗双控任务的前提下,根据项目能耗强度、能效、技术先进性、亩均产出等指标,有序安排高耗能工业项目建设。加强银企对接,搭建平台快速响应项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及时解决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