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海口江东新区又发现新记录物种
来源: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海口日报、海口发布 时间:2023-05-19 22:56:18
5月15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正点财经》播出报道《海南:发现2个光合软体动物新记录物种》,关注位于海口江东新区的东寨港保护区种质资源圃里发现新记录物种白边侧足海天牛。
近日,研究人员公布了近三年来在海南省发现的2个新记录物种案例:白边侧足海天牛和绒毛海天牛,这是在中国大陆首次正式记录的,能依靠光合作用提供“养料”的软体动物。
在专家的指引下,央视记者在海口东寨港保护区种质资源圃里的一片水洼处,找到了一些并不起眼的白边小绿叶,移动时还会露出两只触角。专家介绍,这就是白边侧足海天牛,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囊舌,是一种潮间带底栖软体动物,只有5-8毫米长。另一个被发现的新物种绒毛海天牛是在文昌市云龙湾附近海岸海底珊瑚礁中采集到的,他们身体呈橄榄绿,体表覆盖着绒毛,体长能达到约40毫米。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授 万迎朗:它们两个正好也是光合软体动物的两大类群,一群能够进行长时间的光合作用,一(群)只能进行短时间的光合作用,但它们分别都能够维持光合作用的能力。
海口江东新区再次发现新物种
凸显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近年来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通过开展退塘还林、滩涂造林等
生态修复工作
持续不断地对红树林进行保护
红树林面积增加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天蓝、水清、岸绿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苏弼坤 摄
近年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复红树林4523亩,新增红树林4731亩。孙士杰 摄
这是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黄胸鸥。摄 王剑摄
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塘湿地内发现的三只黑脸琵鹭。石中华/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
需要大家共同守护
让我们一起努力
将生态蓝图描绘得更加多姿多彩
期待更多“新朋友”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