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国内首个省级虚拟电厂如何“发电”?
来源: 人民日报、海南日报、海南自由贸易港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3-08-12 22:20:36
8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海南打造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 将形成“口”字形环网架构》,该电厂的建立,标志着海南省虚拟电厂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是“解放用户”“服务双碳”新理念具体落地。
原文如下
记者从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获悉:位于海南的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正式开始建设。据介绍,该项目投资约52亿元,将建成500千伏“口”字形环网架构,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
为保障海南省核电与海上风电送出和消纳,海南500千伏环网工程项目于2023年初完成备案,并被纳入海南自贸港重大项目。计划建设3座500千伏变电站,新建5台500千伏主变压器,变电容量共计375万千伏安。新建838公里500千伏输电线路,线路途经14个市县,形成完整的“口”字形环网架构。项目将数字技术贯通规划、设计、施工、投产、运维全周期,建设数字电网全景“一张图”管控平台,积极打造省域500千伏主干数字电网标杆。
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真实存在的电厂,而是利用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创建的一套电力能量管理系统,凭借能源互联网技术,将闲散在终端用户的充电桩、储能、空调、分布式光伏等电力资源聚合并加以优化控制,参与电网运行,助力电网“削峰填谷”。
虚拟电厂不产电,电力从哪来?
虚拟电厂的运作,就是根据市场的电力供需情况,将上游的电力经由中游的数字化平台统一调配,再分配给下游的需求方。
“虚拟电厂的电力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其聚合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车等向电网提供的富余电力;
◆另一类是虚拟电厂通过控制其聚合的可调节负荷,削减用电高峰时的电力需求,所节省的部分等效于向电网提供了电力。
当天,海南首个分布式源荷聚合服务平台(南方电网分布式源荷聚合服务平台)正式向社会发布。目前,该平台接入了海南省内127个充换电站、5个分布式光伏站、1个储能站和部分中央空调等分布式资源。
用户响应削峰需求可获补偿
为做好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需求响应工作,省发改委今年6月印发《海南省2023年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通过经济激励为主的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自愿调整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意味着用户在特定时段主动调减用电负荷,就能获得相应的补偿。
《方案》提出,建立日前邀约与日内紧急响应两类模式。
◆在日前邀约模式下,经营主体通过“报量报价”方式,竞价参与市场出清,依据出清结果执行响应并获得相应补偿,补偿标准为每度电0.3元。
◆在日内紧急响应模式下,经营主体只需要“报量”并执行响应,即可获得固定补偿每度电0.3元。
海口世纪公园停车场内的充电站。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目前海南省首批虚拟电厂主要针对工商业用户,未来还将向农业和居民用户拓展。
海南建设虚拟电厂“家底”厚实
2021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源网荷储多向互动,通过虚拟电厂等一体化聚合模式,为系统提供调节支撑。2022年印发的《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支持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等资源参与市场化交易。
位于海口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生态CBD)的海南能源交易大厦,设置了屋顶光伏发电功能。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今年1月至7月,海南统调负荷十创新高,电力供需呈紧平衡态势。成立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推动首批虚拟电厂上线,正是为了有效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短时性、阶段性电力供应紧张情况的一项有力举措。
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南具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和自贸港独特的区位优势,已建或在建的省域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网、5G通信网、新型储能网极具资源潜力,具备建设高标准虚拟电厂的先决条件。未来,海南将大力推动虚拟电厂发展,利用虚拟电厂技术将需求侧可调节资源纳入电力电量平衡,充分发挥需求侧资源削峰填谷作用,促进海南电力供需平衡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预计到2025年,海南省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将接入至少100万千瓦的虚拟电厂规模,更好地落实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的作用,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