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发展潮头立|“减”手续优服务,航空维修业务向深度扩展
来源: 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 时间:2025-01-03 10:54:39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逐步深入,优惠政策相继落地,海口江东新区作为临空产业集聚地、航空维修产业承载地,承接了多项航空维修产业重大政策的落地实施,通过创新优化修理航空器货物进出境、减免税相关手续办理及后续监管措施,助力航空维修产业向深度发展,实现“在自贸港,修全球飞机”。
202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在货物贸易对外开放方面,赋予海南自贸港两条特有的政策:
一是对暂时出境修理后复运进入试点地区的航空器、船舶(含相关零部件),无论其是否增值,免征关税;
二是对自境外暂时准许进入试点地区进行修理的货物,复运出境的,免征关税。
位于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检修飞机。海口日报记者 苏弼坤 摄
为推动这两项特有政策落地生效,江东新区先行先试,江东管理局多次组织航空客货运企业及航空维修企业座谈调研,深入了解研究企业航空器(含零部件)进出境维修业务模式和诉求。
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飞机定检维修。海口日报记者 杨鹤 摄
在此基础上,江东管理局联合海口海关及省交通厅等相关部门以企业实际业务场景为基础,创新细化暂时出境维修复运进境减免税申请和货物通关办理流程,建立“预审材料、即时审批、快速通关”的通关机制。
在发动机维修厂房内,海口美兰空港吉耐斯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给GEnx-1B发动机做目视检查。(资料图)
新通关机制下,江东新区围绕业务、通关、监管、查验等环节提速增效,重塑进出境通关流程,建立动态评估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分类监管新模式,以智能化手段大幅提高通关效率,确保政策红利在江东新区有效落地,为企业开展航空维修业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便利条件。
在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机库内,海航技术旗下大新华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机务维修人员正忙着检修飞机。海口日报记者 苏弼坤 摄
2024年11月,江东新区主报的《航空器维修免关税服务新模式》案例入选海南自贸港第十八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政策红利持续扩大
江东新区航空维修企业迎来源源不断的订单
2024年,江东新区园区企业大新华飞维在海南一站式飞机修理基地承接了泰国、韩国、越南等地的进境飞机修理业务,受理了超80架进境飞机修理及喷漆业务,并与卡塔尔航空签下了近亿元飞机喷漆订单,彰显了海南自贸港在飞机修理领域的专业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越南越捷航空公司运营的空客A330飞机。(海航技术供图)
2024年,海南航空完成超500票暂时出境修理货物复运进境报关单申报手续,免征关税超2000万元,涉及飞机发动机、空气分离组件、客舱空气压缩机等各种商品,企业节省了运营现金流,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定检机库内,来自泰国皇雀航空公司的波音737-800飞机接受专项维修服务。(海航技术供图)
伴随着海南自贸港优势政策效果的显现,新的一年,江东新区将继续围绕打造高水平开放的航空枢纽为目标,不断优化、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以产业需求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探索推进进境维修转内销等新模式落地,进一步提升政策间的叠加效应和制度型开放,扩大企业的享惠程度、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推动航空公司、航空维修企业发展壮大。
相关链接
江东发展潮头立|招商“流量”变“留量”,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集群突破3000亿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