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铭记抗战故事 弘扬自贸精神|“海边交通站”山尾头村

来源: 海口网        时间:2025-09-04 09:28:1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奋斗的征程未有穷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自贸江东微信公众推出“铭记抗战故事 弘扬自贸精神”主题报道,今天就跟着小编走进海口江东新区,去重温山尾头村的抗战故事,共同汲取伟大抗战精神中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


从海口市区向东南方向行驶28公里到达位于江东新区的演丰镇,再从演丰镇往东向行驶1.5公里到达东寨港红树林风景区,从红树林风景区往北方向行驶1公里到达山尾村委会,向东方向行驶600米。一路弯曲、一路风光,榕树高耸,红林滴翠,溪流交错处,有个“红色根据地”,就是山尾头村。


演丰镇山尾头村地处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沿岸,全村现有45户农户、280人,其中外出人口201人,常住人口79人。村前临海,村后椰树成片,海边榕树成荫,出海乘船可直达三江镇和文昌市的铺前港和罗豆等地。村庄环境优美,海陆交通方便。村民的收入主要以海水养殖、捕捞和渔网加工为主。


村庄由来


山尾头村由原来的银星村改名而来。银星又名网厂,因全村人编织渔网而得名。银星网厂建于1986年,全称是琼山县国营渔网加工厂,隶属山尾村委会。2009年3月,演丰镇委镇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将山尾头村划归演丰镇演丰社区居委会。村始祖源于福建莆田,自元、明初相继迁来琼,居住北洋村(东寨港以北地震遗址)。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琼北大地震,北洋村地陷成海,幸存者移居现址。该村是在地震废墟上重建起来的村庄。


革命历史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也曾是乡、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为了革命的胜利,村民曾做出重要贡献。


1926年,村民陈起甫参加工农革命军。1927年秋,他在三江乡黄椰战斗中壮烈牺牲。村民符尊孔,1942年在演丰新民小学参加琼崖抗日独立队,同年在琼山县大水村战斗中牺牲。1939年2月日寇侵琼,乡、区人民政府机关驻扎山尾头村。冯白驹和他的叔父,陈说、李汉、刘秋菊、冯尔迅、肖焕辉等经常来山尾头村县委驻地,常住在符昌荣家。符昌荣后来被评为“老屋主”。


1942年夏,在反扫荡和蚕食斗争中,村民李修吉(保长)、陈灼贵(青抗会主任)等召集村中进步青年在大榕树头下开会,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突然遭到日本鬼子围剿,绝大多数青年跳水逃生,陈灼贵当场被日军开枪打死在榕树头下,同时打死还有几名青年。危急之下,李修吉为指挥青年村民逃生,自己最后才跳水,逃到大榕树对面的红树林菠萝岛,被日军发现,端起机关枪大肆扫射受伤后致死。


1939年,琼崖特委根据革命工作需要,在山尾头村设立海边交通站,地址就设在大榕树旁公庙内。大榕树旁有一条溪沟,沟深3米(涨潮)、溪沟从东寨港直通至红树林(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天然小港湾,对开展海上红色交通站十分便利。琼崖特委就是看中了这个有利的自然条件,选中了村民周经勇当船主,还任命刚从泰国回来的山尾村华侨林诗堂担任站长。林诗堂还发动山尾头陈辉云、周经勇、郑青龙等10余人投身革命交通战线工作。周经勇、陈辉云俩人是“海上红色交通员”。周经勇的船被党组织命名为“新合利”号,陈辉云的船被命名为“合兴发”号。他们公开的身份是船主,在海港湾行船做生意。他们的船常年就泊在山尾头小港湾,既有共产党发给的通行证,也有国民党有关部门的通行证。船内有暗舱,常年从山尾头港出航,往返香港、澳门、广州、湛江、八所、海口等地,表面上是为商家运送普通货物,实际是为共产党购买枪支、弹药、药品物资。


1939年8月,周经勇和陈辉云互相配合下,从香港运回琼崖纵队第一部电台。1944年又从湛江运回第二部电台。1946年10月下旬,又从大陆运回第三部电台。海南解放前夕,周经勇、陈辉云分别带领的“新合利”号和“合兴发”号船从香港、澳门、湛江等地安全接回林李明、陈青山、庄田、符之思、杨少民、刘青云、林明坚等一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归国华侨抗战团”100多人回海南,部分人员从山尾头港登陆。


1949年12月,周经勇、陈辉云又从山尾头港护送冯尔迅、徐清洲、林栋、陈邦华等十几位党政军要员过海引领解放军43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周经勇曾2次受过勋章:第一次是1938年接回第一部电台,琼崖东北区政府主席冯白驹在庆功会上高声说:“感谢林诗堂、周经勇、陈辉云、符儒光、陈大贵等同志”;第二次是在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海南时,在琼山县塔市墟召开的庆功会上,周经勇、林诗堂等被授予“大功臣”称号,并颁发功臣勋章。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山尾头村还成立了党的医疗小组。医务人员有许春香(女)、邓如娟(女)等是党派来的,也有当地人员。曾在这里医治过的革命同志有徐清凤等8人。医疗小组在山尾头对面的红树林菠萝岛搭起草寮居住治疗。夜间由党指派专人送饭、送水和药品往菠萝岛,供伤病员和医务人员吃用。不少伤病员在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和当地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恢复健康,重返前线。


1946年5月间,中共琼山县委机关转移到新马乡红树林一带,约有70余人。县委驻在桂南村,书记陈说等领导住在该村。6月中旬国民党分兵三路向红树林根据地进攻,占领了新马乡红树林沿边的10多个村,村村驻军,日夜把守。同时,通过海上用船只封锁海南,切断海上通道,企图困死我方人员。山尾头村党组织发动村中的陈灼轮、陈灼兰、陈灼銮、符世銮等革命青年,趁着天黑偷偷给我方人员送饭送水,坚持6天后,最后协助我方人员胜利突围。


自然环境


山尾村原生态保护好,满眼绿色,许多野生植物,萝藤蔓生,野花一年四季遍地交替开花,蝴蝶飞舞,鸟儿鸣唱。加上村路弯弯曲曲,别有一番曲径通幽的感觉。该村隔着一小海湾,就是有名的菠萝岛,其实是野菠萝岛。它位于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内。从林山尾头村连理枝农家乐处的小码头也可上岛,只隔着一小海湾。岛上环境幽美,修有观光小道。可乘游船登岛游览,从保护区码头出发,十几分钟后就到了野菠萝岛。岛的一半是人工种植的像茶树一样的红树林,生机盎然,一望无际,甚至区分不清哪里是岛哪里是海。岛的一半就是野菠萝密林,阴森森黑黢黢。野菠萝树的气息根长出土壤外二米高,根和枝干相连,盘根错节,奇形怪状。野菠萝树学名叫露兜树,为露兜科热带小乔木,属红树族谱,是一种野生固沙植物。它的果实像菠萝,但却坚硬无比,几乎无法食用,因此当地人把它们叫野菠萝,岛因树而得其名。岛上已有一些相应的旅游设施,如供游人休憩的石凳、厕所等。野菠萝岛原来是红树林旅游的一个景点,现在只是村民将游人带至岛上,并不收取门票。


生产建设


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革命老区人民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发扬革命传统,吃苦耐劳,勤劳工作,如海水养殖、捕捞业、海上运输业、渔网加工制作业等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


1978年以前,该村每个农户家庭都是以纺织渔网为谋生。该村是原琼山县管辖下的国营企业单位,全村人都是非农业人口,吃国家商品粮。当时每个家庭都有一套渔网纺织机,有一条长约80—120米的胶丝纺织线路,日以继夜加工渔网,无论是老人、小孩,凡有劳力者都参与进去,因此经济收入是其他村庄的3倍多。


1982年生产体制改变后,妇女仍以手工编织渔网为主,但是渔网加工逐渐以机械代替。家中男人凭借东寨港丰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海水养殖业和近海捕捞业。2010年,该村有8户养殖对虾,总面积30亩;养殖咸水鸭有3户,总面积100亩,年出栏量20万只。村中现有5户兼管旅游业,游船5只,每天平均带游2—3次,每带游1次收入200元。近海捕捞,主要是千秋业,现有千秋船7只,千秋网62口,还有九曲网2600张。此外还兼营放蟹网。


创建文明生态村


2009年4月份,镇委、镇政府将山尾头村列入2009年全区文明生态村建设重点村。同年5月开始创建文明生态村。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该村先后召开12次相关会议,制定了创建规划。区、镇政府投入8万启动资金,群众自筹资金9.8万元,加上男女老幼投工投劳1200人次,拆除猪圈鸡舍16处,旧房屋3间,清理垃圾320吨。修建环村路1条、村巷道7条,总长1300米。打造休闲点1个、700平方米。在创建工作中,村民非常支持,积极参与创建,起早贪黑,没有任何怨言,为创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村庄而共同努力。


创建文明生态村使村民受益,催生了村民创建“连理枝”农家乐。该农家乐就位于大榕树底下。农家乐周边环境非常优美,幽雅洁净。那是村中能人黄河在山尾头(红树林溪沟入口处)港创办的。每天都有150位客人前来享受农家乐趣。现经营状况良好,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在那里不仅有海鲜,还可以出海垂钓,参观红树林景观。农家乐隔着一弯海湾,就是菠萝岛。因此,在此用餐,可以一边品尝农家菜和海鲜,一边欣赏海景和观望不远处的菠萝岛,同时可以聆听大榕树下的“红色”故事。


友情链接

作风问题监督电话:0898-65686376

联系我们:0898-65686331

邮箱:hkjdxqglj@haikou.gov.cn

联系地址:海口市美兰区江东大道202号江东发展大厦

关注我们

您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获取更多江东新区服务资讯         

  • 官方小程序

    官方小程序

  • 官方公众号

    官方公众号

  • 江东e企惠

    江东e企惠

关于我们

招商热线:

0898-68603376

0898-68662391

主办单位: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琼ICP备2021000125号-1

琼公网安备4601080200084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