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铁规矩更铁 让硬杠杠更硬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六个之城”开新局——海口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来源: 海口日报 时间:2025-09-21 14:35:30
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今年3月以来,海口市在全市4851个党组织、98538名党员中,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引领区和省会城市,海口市委始终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聚焦主题、精心组织,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一体推进“学查改”重点任务。通过学习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振,牢固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并将焕发出来的新风正气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将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运用到攻坚克难、赋能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打造“六个之城”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
扛牢政治责任
推动部署要求层层落实、步步走实
学习教育启动后,市委常委班子率先垂范,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学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重点工作。
市委主要领导聚焦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吃喝、群众急难愁盼等突出问题带头整改,先后深入重点园区、老旧小区、乡村振兴一线等开展专题调研,现场推动解决群众“停车难”、农贸市场环境整治、江东新区企业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以点促面推动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市委成立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印发工作提示、下发工作通知,对学习教育重点工作逐项研究、精准指导。市、区两级联动,组建11个督导组严督实导,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特点,强化精准施策、分类指导,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一次思想和能力的双重淬炼,为加快建设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凝聚起了强大力量。
筑牢思想根基
推动学习研讨常学常新、入脑入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海口始终把学习研讨作为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党员干部中落地生根。
市委常委班子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高标准严要求抓好自身学习,先后举办2期专题读书班、开展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原原本本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推动党员干部在学中查、在查中改。
全市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36次、读书班176期、“三会一课”3万余次、主题党日1.2万余次、书记讲专题党课4563次,形成“领导带头学、全员跟进学”的浓厚氛围。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特点,实施差异化学习方案。
对领导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举办专题读书班并全程纪实,将学习成效纳入考核,通过党性分析、赴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现场研修等方式,深化思想认识;
对流动党员,巩固“三找”工作法,动态摸排登记流出党员567名、流入党员1090名,带动全员参与;
对行动不便及年老党员,组建青年党员小分队“送学上门”;
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暖“新”驿站,创新“阵地集中学+线上自主学+结对帮联学”模式,确保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学习“不打烊”。
将理论学习与警示教育、先进引领相结合,开设“先锋讲堂”,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授课,利用“益·老爸茶”“琼韵有理享”等品牌开展宣讲,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
市四套班子成员赴海口留置场所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建立全市警示教育片资源库,组织干部及家属“靶向”警示,3800余个家庭签订承诺书构筑“防腐墙”;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案件庭审,以直观震撼的现场,推动以学促改、以学促治。
坚持对标对表
推动问题查摆精准到位、见人见事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口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展“作风体检”,对作风问题“大起底”。
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下沉调研,带头动态更新问题清单,为全市作出表率。
聚焦领导班子成员被查处的反面典型案例,查摆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
聚焦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效果有待提升、重点园区体制机制不畅等,查摆出“自贸港建设先锋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够”问题。
聚焦不习惯“过紧日子”,查摆出预算执行、政府采购、临聘人员等方面问题。
聚焦“新官不理旧账”,将久拖不决的观澜湖观园不动产证办理等30余件历史遗留问题全部纳入问题清单。
在市委示范带动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全面盘点检视、深挖问题根源。
为严格把关查摆问题质量,市委主要领导多次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督导学习教育开展实效,逐一审核常委班子、人大和政协主要领导、法检两长和四个区主要负责人问题清单;提级审核各区委副书记、部分市直机关副职的问题清单。市四套班子成员从严把关分管部门“一把手”问题清单,同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分管领域,开展针对性检查指导。市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3个市委督导组提级审核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问题清单669份,点对点反馈问题617个。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闭环式工作链条,有效提升问题查摆质量。全市四个区四套领导班子共查摆问题376个;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共查摆问题976个。
敢于动真碰硬
推动整改整治走深走实、落实落细
市委将整改成效作为检验学习教育的“试金石”和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
整治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各项要求举措贯彻不够坚决到位问题。出台《中共海口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意见》,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民主集中制,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从严监督执纪,深化“四责协同”机制,不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
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问题。召开集中整治推进会,通报表扬25个先进个人、6个先进集体,通报5起反面典型案例。同时,提拔晋升担当作为、表现突出优秀干部82人,进一步提振了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整治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问题。实行立项把关管控,执行文件“负面清单”,规范性文件数量同比减少25%。严格把控会议规模,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类议题列席单位同比减少60%以上,会议汇报时长减少50%以上。
整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不力问题。全省为群众办实事的12件事项,全部跟踪督办落实到位。宝泰花园办证难、融创无忌海项目逾期交房等一批重难点信访事项全部妥善办结,用“事事有回音”的担当赢得群众信赖。
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开展治理公职人员酒驾醉驾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全市共发现问题线索17件,查处30人。开展“五一”“端午”节前廉洁提醒,通报曝光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15起15人,形成有力震慑。
整治不习惯“过紧日子”问题。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盘活存量资金的通知》《关于开展过度购买第三方服务问题集中整治的通知》等文件,严把项目预算和结算关口,节约财政资金7.92亿元。
整治领导干部家教家风问题。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全市各级各单位分层级召开“家庭式”廉政教育会,11300余人次接受教育;选取领导干部家风不正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分级分类编印警示教育读本,强化以案促改促治。
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问题。推动全市276个村级和2688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三资”委托代理协议,并将银行账户全部纳入省“机器管三资”综合平台监管。整治农村集体违规出借资金问题,共排查农村集体出借资金366笔,发现并追回违规出借124.44万元。
打开大门搞教育
让惠民利企见行见效、可感可及
市委把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放在群众手中,敞开大门搞学习教育,将群众参与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以新作风、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专门召开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41条,并将整改整治成效及时向社会通报。
健全12345热线“接诉即办”机制,学习教育开展期间,海口12345平台共受理办件126.1万件,诉求响应率98.51%,实际参评满意率98.93%,实际参评解决率99.24%。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的感受最真切。
“谢谢你们来看我,陪我聊天还帮忙打扫卫生。”近日,龙华区滨海街道盐灶三社区滨海新城一区84岁的陈阿婆拉着志愿者的手高兴地说。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龙华区探索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成立“银龄互助队”和“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团队,以实际问题整改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秀英区秀英街道在辖区广泛开展“我为社区做件事”活动,通过“小区党组织+12345热线+网格巡查”联动机制,累计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安全隐患整治、新能源配套等民生问题307件。
琼山区甲子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办理业务的实际困难,推出“上门办”便民服务项目,仅今年5月、6月两个月,就已为60余名老人提供了上门服务。
美兰区三江镇推进“废弃沼气池清零”专项处置行动,免费为村民改造废弃沼气池,累计安全处置废弃沼气设施77处,消除安全风险,实现土地资源再利用。
以“大调研、大走访”为抓手,全市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车间、项目一线,梳理企业发展堵点难点——
深化海口市与中远海运合作,协调推进中远海运旗下海南海盛公司扩大在我市业务发展,拉动二季度相关行业经济指标增长近4%。
深入推进涉企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推动涉企历史遗留问题销号73件。
完成全国首例异地信用修复案例,3959户企业信用修复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有力推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发挥实效。
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28.97亿元,同比增长3.15%;贷款平均利率降至3.41%,同比下降13.1%。
海口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各级党员干部助力海口经济发展乘势而上,展现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高新区持续探索优化“企业秘书”服务机制,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以优良营商环境及暖心政务服务擦亮园区招商“金名片”。
综保区推出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类事”服务指南,加快建立园区跨部门协同、全流程跟踪的高效企业服务机制。
江东新区加大企业跟踪服务力度,将已落户及在谈重点企业分配责任到人,逐一对接、跟进企业诉求,清单式推进解决措施落实。
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5.4%,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5.8%,新增境外投资备案企业同比增长60%,离岸贸易额同比增长100.4%,服务贸易同比增长20.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自贸港封关运作基础不断夯实。
强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94件——
将94.24亿元集体资产、201.18万亩集体土地全部纳入信息监管平台,村财组财镇管比例达99.9%,稳妥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合同清理,为村集体增收428.25万元。
针对“校园餐”安全问题,为全市92所学校、112家食堂织密“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监管、账套独立核算、家长监督委员会”四重保障网,同步印发《海口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办法(试行)》等4项制度规范,用制度刚性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年度新增公办学位8700个,推行“机器管招生”“入学一件事一次办”,最快仅需1分钟完成报名。
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市人民医院增设周末(节假日)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服务、医保结算服务,满足群众周末就医需求,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开展城市内涝治理三年行动,完成9个积水点治理,推进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率提升17.8%。
推进18个城市更新项目、122个老旧小区改造,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56个,惠及1.98万户。
坚持标本兼治
推动作风保障从严从实、有力有效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是从根本上规范行为、持续改进作风的“金钥匙”。
海口以解决具体诉求为切入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深入查找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薄弱环节,以制度机制管长远、管根本。
针对文山会海问题,科学管理公文运转,精简文件会议,完善文件会议把关机制。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制度规范办理流程,整合优化表单事项,落实好“一次办及零跑动”,提升窗口人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减少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市财政局研究制定规范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等制度,大力破解不习惯“过紧日子”问题。
市公安局以化解一起领养子女落户疑难信访事项为突破口,举一反三排查发现26人存在类似情况,并帮助解决落户问题。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将加氢站审批的“非标”个案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流程,在全省首创推出“加氢站开办一件事”服务,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级层面共新建完善加强作风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方面的制度机制90余项,优化完善制度20项,使遵规守纪、担当实干、清正廉洁内化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必须常抓不懈。
通过这次学习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经历了一场全面深刻、培土加固的作风洗礼,遵规守纪的自觉进一步提升,真抓实干的作风进一步扎实,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踏上新征程,海口将持之以恒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自贸港核心引领区、打造“六个之城”和海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